- 在线播放
- 分集下载
- 01.风湿性疾病概论、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1
- 02.风湿性疾病概论、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2
- 03.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
- 04.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
- 05.出血性疾病概述+ITP+DIC1
- 06.出血性疾病概述+ITP+DIC2
- 07.泌尿系统总论1
- 08.泌尿系统总论2
- 09.肾小球疾病1
- 10.肾小球疾病2
- 11.肾病综合征及IGA肾病1
- 12.肾病综合征及IGA肾病2
- 13.间质性肾炎及肾小管疾病1
- 14.间质性肾炎及肾小管疾病2
- 15.尿路感染1
- 16.尿路感染2
- 17.急性肾衰竭
- 18.慢性肾衰竭1
- 19.慢性肾衰竭2
- 20.内分泌代谢总论1
- 21.内分泌代谢总论2
- 22.甲状腺机能亢进1
- 23.甲状腺机能亢进2
- 25.皮质醇增多症2
- 26.糖尿病(1)1
- 27.糖尿病(1)2
- 28.糖尿病(2)1
- 29.糖尿病(2)2
- 30.中毒概述、一氧化碳中毒1
- 31.中毒概述、一氧化碳中毒2
- 32.镇静催眠药中毒、有机磷中毒1
- 33.镇静催眠药中毒、有机磷中毒2
内科学的相关介绍
中医内科学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它在中医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本站推荐的这部中医内科学教程可以说事您学习这方面知识的最佳参考。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它各科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专业课。
内科的常用治法,有时可单独运用,有时互相配合运用。单独运用某一治法,多是针对病情发展的某一阶段或某些突出证候所采取的措施,往往很难适应病情的错综复杂,所以通常是数法配合使用,如汗下并用、温清并用、攻补并用、消补并用、清热开窍并用、开窍镇痉并用、温里固涩并用等。 理论学习:紧密联系前期基础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学科的知识和理论,理解中医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各论学习,各系统(章)的概述,概括了该系统相关病证的主要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对整个系统病证的把握具有指导性。
病证的学习,应以各病证的定义为纲进行学习。每一病证的定义概括了该病证特有的、区别于其它病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特征,把握病证定义对学习该病证具有指南作用和提纲絜领作用。病因病机学习,应明确病因、病位、病性和基本病机的逻辑关系,便于理解记忆,尤其要抓住基本病机,这样可以将具有相似或相同病因、病位的病证从本质上加以区别。学习临床表现,应把握该病证有哪些基本症状,各基本症状有些什么不同表现,以及不同病程经过的临床特点等,如肺痨病,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等为主要症状,又以其中的咳嗽为例,肺痨咳嗽主要为干咳,少痰,也可以出现咳嗽痰多,痰呈泡沫状,更有少数表
现为痰热咳嗽,症见痰黄且稠,或痰中带血。咯血,肺痨不同病程阶段可以表现为阴虚火旺、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不同临床表现。学习诊断与鉴别诊断,仍应抓住基本症状特征,以及发病方式、发病季节、伴发症状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的知识和技能,是学习的重点。辨证的目的,无非是耍弄清病证的寒热、虚实、阴阳、脏腑等性质,故成为辨证的要点。治疗原则是由基本病机所确定,又是具体治法、方药的依据。分证论治的学习虽然重要,但内容较多不易掌握,只要抓住证候名称,根据中医基础知识、中医方剂学、中药学等学科知识,结合该病证的证候特征、病机要点等去推导,就可以简化繁重的学习内容。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只要结合病因病机去理解,不难掌握。每一病证的结语,是该病证有关病因病机、临床特征、辨证论治等有关内容的结。对学习该病证具有提要作用,应用心领会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