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交谊舞基本舞步教学视频的相关介绍
在大型的社交场合,交谊舞是一种高雅的文艺活动与表演方式,伴随着轻松悠扬乐曲翩翩起舞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在交谊舞的舞蹈过程中能使人学会在异性的接触中如何彼此尊准、信任,而增强人们的文化修养。
提高音乐修养是使舞步产生迷人魅力的必由之路 通常认为,交谊舞步只要和上节拍就算做到了舞蹈与音乐的结合.其实,这只不过是把音乐的作用,降低到舞步的"时间记号"水平,从艺术审美的高度来看,这实际上是 对音乐的一种亵渎.要想跳好交谊舞,不提高音乐修养是不行的. 高层次的追求。
侧身技巧是通向完美流动的桥梁侧身,是完美流动的重要技巧.它不仅是旋转动作的自然起始状态,而且也是衔接舞步间协调流动的重要因素.假如不使用侧身技巧,那么,无论是倾斜,肩部引导都将出 现生硬地突发性改变,甚至连旋转动作也会因此而变得生硬,费劲和难看.运用侧身技巧,需要从理论上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从舞步结构和身体流动的未来发展中弄清" 这一个侧身"的"作用",即提高自己对侧身动作的类型鉴别能力;二是认识到,侧身实际上是一种上半身的不完全旋转,而不是一种肩部的动作.所以,它应当以腰轴的旋 转意识作为发力要领,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左肩向前"或"右肩向前".换言之,侧身动作的理想运用,必须建立在提高腰部技术能力的基础之上.。
侧身动作的基本类型有以下三种:第一,彻底的不完全旋转.这种侧身的目的在于,帮助重心的迅速推出.因此,上身的旋转力很不易被察觉,它几乎在重心到达的同时就趋于消失.这种侧身动作的关键是 掌握分寸,不可过分,但又不能太小或完全没有.譬如在华尔兹的基本步中,重心刚一达到位置,侧身就消失在倾斜之中.如果力量过大,就会出现"突肩"或引起方位变化 ;而如果没有侧身,则会造成倾斜动作的机械性突发反映或完全难以倾斜. 第二,向肩部引导发展的不完全旋转.--这种侧身动作,完全是为肩部引导动作搭起的完美过渡性桥梁.因此当重心到达指定位置之后,上身的不完全旋转,不但没有消失 的趋势,反而继续向肩部引导发展.譬如狐步的羽步和三直步就是这种情况. 这种状况虽然也是直接联系着倾斜出现的,但和前一种形式的不同点在于:前一种是 将侧身消失在倾斜中;而这一种则是在侧身的继续发展和引导中才会出现倾斜的可能性.因此,无论就力量的大小和延续时间的长短来看,第二种类型都大大超过第一 种类型. 第三,"永不消失型"的不完全旋转.---这种侧身,实际上是旋转动作的"发动"和"起势".因此,当旋转动作一旦展开,二者就融为一体了.将其称为"永不消失型",仅只是 为了区别而已,事实上,旋转动作一旦展开,上下身之间的侧拧就不复存在了.这种类型的侧身,与倾斜之间的关系也很特别,当重心刚刚转移到位,倾斜就立刻在侧身的 "永不消失"运动中自然出现.从上述三种情况看,侧身动作不仅在力量和时间的延续上,与后面的连接动作有着密切的从属性关系,而且与倾斜动作的衔接方式也各不相 同;有时消失在倾斜中;有时引导着倾斜的出现;而有时则将倾斜纳入自己的运动轨迹中;甚至有时还完全不和倾斜发生关系(如探戈).这就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不善于鉴别侧身动作在舞步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能运用侧身技巧来达到完美流动的.所以,在训练和提高自己腰部技术能力的同时,加强理论修养和提高鉴别能力 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