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戏曲主修剧目

戏曲主修剧目

  • 课程主讲:周龙
  • 所属机构:中国戏曲学院
  • 视频数量:30讲
  • 所属分类:艺术设计
  • 课程时长:24小时55分钟
  • 课程人气:7348

戏曲主修剧目的相关介绍

    本课程为中国戏曲学院周龙、李丽萍、张尧、张晶教授主讲的戏曲主修剧目精品课程教学视频,全套课程共30集,由外唐网整理免费共享。其中1-12集为剧目挑滑车,13-17集为剧目李逵探母,18-22集为剧目借赵云,23-30集为剧目西施。

          戏曲主修剧目课程是戏曲表演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是全国戏曲院校中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优势课程。中国戏曲学校建校之初就将戏曲主修剧目课程视为核心,非常重视戏曲主修剧目课师资队伍的建设,延请了“富连成社”、“荣春社”、“鸣春社”等科班及“四维剧校”的著名教师,聘请驰誉海内外的“九大教授”、“四大名旦”及盖叫天、周信芳等艺术大师和著名艺术家任教授课,形成新老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在职与客座结合的戏曲教育师资群,构成了强大的教师阵容。

          戏曲主修剧目课遵循近六十年来形成的教学、实践、科研、创作相结合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艺术实践,也使中国戏曲学院形成了体系完整、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的戏曲表演教育发展格局,成为民族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教学实践型戏曲表演教学基地,被誉为“戏曲表演人才的摇篮”,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人才最大规模的教育基地。

          戏曲主修剧目课目前拥有全国顶级的戏曲表演师资队伍。由于表演专业教人才培养的独特性,学院长期聘请大量享誉海内外的著名艺术家、知名教授传艺任教,行当齐全,流派纷呈,承担一线本科教学工作。

          六十年来,中国戏曲学院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戏曲表演专门人才,形成戏曲艺术继承、创造与发展的人才群,成为国内外艺术院团、院校的中坚力量和推动戏曲事业发展、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栋梁。历届毕业生中有七十余人成为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梅兰芳金奖、白玉兰奖、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中国京剧艺术节、文化部新剧目汇演等重大奖项的获奖者刘秀荣、钱浩梁、杨秋玲、于魁智、孟广禄、王蓉蓉等就是他们的代表。

          很多学生还未走出校门就频频获得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全国中等艺术院校戏曲戏剧比赛等重要赛事的大奖。一大批优秀学生毕业后就进入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上海京剧院等国家级戏曲院团及全国各地艺术院团担当领衔主演。

          在剧目教学上坚持以继承传统为基础,坚持整理、移植、改编、新创共举的方针,整理、创作了大批优秀的教学剧目,排演了《白蛇传》、《卖水》、《岳云》、《对花枪》、《夜莺》、《百草泉》、《杜十娘》、《哪咤》、《悲惨世界》、《谢瑶环》等剧目,分别参加和获得了国际艺术节、中国艺术节、中国京剧节、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国际研讨会戏剧演出展、全国小剧场汇演等重大艺术活动和奖项。

          戏曲主修剧目课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办学经验及丰富了教学内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为全国戏曲院团培养了一大批戏曲表演人才。在继承传统教学内容的同时,不断摸索新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以口传心授为最主要教学模式,根据戏曲表演体制因材施教、因人设戏,按行当授课,小课堂教学,系统地对戏曲传统、新编及现代经典剧目进行学习,使学生在继承的过程中掌握戏曲表演各行当、各流派的特征,全面培养学生运用唱、念、做、打表现人物的综合能力。

          戏曲主修剧目课堂教学以成品教学为手段,通过学习若干剧目,使学生具备登台实践能力,加强他们对戏曲的认知水平。老师以因材施教入手,逐一分析学生现状,针对学生的问题对症下药,使之在不断量化训练后有质的进步。

          成品教学作为中国民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口传心授不仅教会学生唱念做打的各种技法,而且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教给学生,不仅教授形之于外的技术,而且教授动之于衷的情感。以口传心授为最主要教学模式的剧目教学,全面培养学生运用唱、念、做、打表现人物的综合能力。戏曲表演教育以名家教名戏,明师出高徒的方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演员,实践证明是符合戏曲教育规律的。名人教名戏是我院贯彻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重要举措,也体现了出人出戏的办学指导方针。

          为了培养能继承、能创造,有学有术的复合型人才,在归纳总结传统戏曲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试验区中提炼出一套独具特色的现代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探索启发、引导式教育为主的全方位教育模式,从模仿技能训练,提升为对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建立从技能型走向智能型,从传承型走向创造型,从单一的演员型走向复合的表导型的新型戏曲人才培养模式。

         戏曲表演专业在以口传心授方式研习传统剧目的基础上,从单一的成品教学,拓展为以剧目教学为核心,基础形训、基本理论为基础,角色创造课为辅助的课程构架。开设自修剧目,加强舞台实践,每周进行两次舞台实践。加强理论课程建设,提高学生文化和理论素养。采取讲授、观摩、训练、实践、研讨和创作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在考核标准上加以量化,制定统一的评分标准,形成数据化的考评机制,提高了教学的规范性、严谨性、科学性。

          根据学院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依照《中国戏曲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制定适合表演专业特点的管理制度,对戏曲主修剧目课教学大纲、教材、教师开课条件、教案、教学日志、考核等教学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依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监控制度,通过系教学主管领导听课、教研室听课、学生评教等方式进行教学监控。

          戏曲主修剧目课程教师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建设献计献策。通过开展自修剧目、角色创造课、毕业实践设计等各种教学改革措施,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增长。进一步审核教学大纲,组织专家教授分行当细化讨论,从重复艺术技巧的戏,以最典型剧目,列入学生必修课,按不同学年、水平的递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制定科学的大纲。

          制定教学计划是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经过教研会议逐个对学生考试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为学生量体裁衣,根据具体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安排适当的剧目、教师,因人而异开启艺术思维、指导技术训练。正是由于教学计划制定得严谨、针对性强,学生的专业成长沿着科学、健康的道路发展。

          对于戏曲主修剧目课的考核标准加以细化、量化,制定科学的评分标准,形成数据化的考评机制,提高了教学的规范性、系统性。这一课程的科学性探索和研究,是对戏曲主修剧目课考核方式的补充和完善。

    采取集中考试与彩排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戏曲主修剧目课的考核标准加以量化。对考试进行录像,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与相互学习,同时也能留下教学资料。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实行跟踪培养,从进校到毕业,每一场演出都加以录像,设立观测点,不断加以衡量和测试,勾勒出学生成才的轨迹。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实施并完善自修剧目的教学方式,促进授课方式及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修剧目学生可自主选择老师。毕业推荐演出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是每个学生必须参加并自主安排剧目和演出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自主选择、整理、编排、演出剧目,对本科学习成果进行集中检验。

          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戏曲主修剧目课教师齐心协力,以自身切实的教学、实践浓缩了中国戏曲学院的特色形象,引领了中国戏曲学院的整体风貌。评估专家对戏曲主修剧目课程的教学水平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各方面均有独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