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合唱与指挥

合唱与指挥

  • 课程主讲:陈家海
  • 所属机构:河南大学
  • 视频数量:15讲
  • 所属分类:艺术设计
  • 课程时长:23小时18分钟
  • 课程人气:4211

合唱与指挥的相关介绍

    本课程为河南大学陈家海教授主讲的合唱与指挥精品课程教学视频,全套课程共15学时,由外唐网整理免费共享。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开封艺专,受当时“学堂乐歌”、“新军”军乐以及群众歌咏活动的影响,著名音乐教育家、小提琴教育家谢孟刚先生,音乐理论家赵子佩先生在他们的教学中开始了合唱的教学,培养出了首批具有合唱指挥能力的音乐人才。30年代,冼星海率“抗日救亡歌咏队”来开封宣传抗日救亡,激起了群众歌咏的热潮,河南大学师生在冼星海的影响下,以马可为代表的爱国师生成立了抗日救亡歌咏队,掀起了河南群众抗日救亡歌咏活动的浪潮,同时也推动了学校合唱活动的开展与普及。
      合唱指挥课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获得较大发展,本课程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央音乐学院建立指挥系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合唱指挥专业人才为标志,合唱与指挥课开始成为专业音乐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河南大学的合唱指挥课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张彬老师负责教授,进入六十年代由李乃宏老师任主讲教师,后由江宇番、平黎明等老师担任此课程的教学工作。那时的合唱与指挥课程基本遵循教育部于80年代初郑州会议确立的教学大纲为教学依据。
      上世纪90年代后,由陈家海教授担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合唱与指挥课的专任教师。此时,合唱与指挥课的教学多沿袭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得到迅猛发展,高等师范教育如何面向基础教育,音乐教育如何突出师范性的问题愈来愈被关注。陈家海教授在此期间发表论文阐述师范性与专业性相统一的关系,并开始对合唱与指挥的教学内容、方式进行一定的思考与探索。并在第五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提交本课程改革方案,得到众多同行的认可,并受到原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赵沨主任的肯定。他说:“陈家海同志在合唱与指挥这门课的改革设计中,把声乐(包括童声)的基本训练、指挥图式的训练、合唱艺术的训练,以及和声听觉的训练穿成一条线,是一个既符合实际需要又切实可行的构思。”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的出台以及《音乐课程标准》的研制与颁布,高等学校的师范音乐教育为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需要,又开始了新的课程方案的研制工作。这期间陈家海同志作为核心组成员参与了2005年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国普通高校音乐本科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编写,并主持编写了新的合唱与指挥课的课程指导纲要(本课程方案由陈家海教授负责组织编写)。
      针对合唱与指挥新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并结合河南大学新一轮教学大纲的编制,本课程被设计为专业必修课,学时2年。课程组在边改革边实践的过程中,将合唱与指挥课设计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第二学年)为合唱与合唱声乐训练;第二模块(第三学年第一学期)为合唱教学法与合唱;第三模块(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合唱指挥。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强化了合唱训练的本体,强调了合唱与指挥教学的实用性与师范性。
      针对本课程的设计,陈家海教授在全院优化整合了本课程梯队配置。在教材建设方面,2000年陈家海教授出版了《合唱名曲指挥设计》专著,2005年又组织编写了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合唱》教材。2003年陈家海教授主讲的合唱指挥课被评为河南大学优质课,2006年被评为河南省省级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