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外唐网 > 分析资讯 > 

什么是超老龄化社会?定义标准及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07-26  来源:www.WaiTang.com  作者:外唐智库  来源:  查看:885  

1、什么是超老龄化社会?(定义标准)

有国内学者对超老龄化社会的概念定义标准做出了以下概述

老龄化问题实质是人口问题。联合国进行人口统计,常以65岁为起点,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即进入老龄社会,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而在研究老龄问题时,多以60岁为起点,判定标准是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就被称为老龄社会,超过21%就可被视为超老龄化社会。

在传统语境下,提及老龄化问题,可以立刻联系到的有养老负担、看护问题、延长退休年龄、财政负担增加、世代交流差异差等社会保障层面的具体体现,而超老龄化社会将不止是上述问题。从本质上讲,超老龄化是老龄化的发展和延续,即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与之对应的是未成年人口和劳动人口比例的相对下降,在达到超老龄化社会阶段,老年人口比例超过21%这一阈值,国民经济生活则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倾向性,从已经进入超老龄化社会的德国、日本等国的实际呈现来看,印证了这一论断。

此外还要指出的是,未成年人口与老年人口,在传统学术观念里,可以被笼统地成为赡养人口,即需要当前劳动力赡养的对象。老年人口持续增长,在当前境遇下必然增加劳动力人口的负担,由此降低了年青一代的生育意愿,进而降低出生率,又使得老龄化加剧,产生恶性循环的倾向性,这也是国际社会中超老龄化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

什么是超老龄化社会

2、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我国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更离不开“人口红利”的集中释放。“人口红利”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人口结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比如生育率迅速下降使得少儿抚养比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龄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平之前,会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社会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黄金时期。据预测,到2012年左右,我国人口抚养比将由2000年47.6%下降到39%左右,此后人口抚养比呈逐步回升趋势,直到2025年以后才能回升到目前的水平。因此,从人口学意义上说21世纪前30年是我国人口负担最轻的时期。当人口红利消退,老龄化来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党和政府必须抓紧这十几年的有利时期,前瞻性地开展工作,构建与老龄社会相适应的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格局。

(1)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创造社会财富,从根本上讲是由有生产能力的劳动人口创造的。我们知道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不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劳动者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的能力水平由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和劳动力人口的参与率共同决定。

人口老龄化改变了人力资源结构

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人力资源结构的重大变化,对劳动力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人口老龄化进程改变了可劳动人口的比重,劳动力的有效供给下降。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已经十分明显,特别是在欧洲一些高度老龄化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人口老龄化改变了劳动力人口的年龄结构。很显然,老龄化就是老年人口增多了,退出社会生产的人口增多,同时在劳动人口中,中青年劳动力的比例下降,老年劳动者比例上升。根据我国人口形势分析,我国的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开始发生这种变化,并且变化的速度在加快。1990年,45岁以上的劳动者比重为19%,2010年达到了29%。据预测,到2040年可能上升到37%左右,成为劳动力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变化会对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那么劳动力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必须适应这种变化,逐步改变传统的劳动力资源开发模式,充分发挥青年、中年、老年三个年龄段劳动者的作用。

.人口老龄化使劳动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下降。上个世纪,我国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但近年来在逐年下降,并且速度在加快。16岁以上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从1990年的79.8%下降到1995年的78.8%,降幅1.1%。《2008年国际统计年鉴》中指出“2007年我国的劳动参与率是75.1%”,可见下降速度有加快的趋势。其中老年人口对劳动力参与率下降是一个主要因素,1990年60岁以上人口中继续从事社会生产的比例是28.34%,到了1995年只有26.16%,下降了2.17%,也就是说,同一时期,老人口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幅度远高于其他年龄段,是劳动参与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可能是由于是劳动者不适应生产方式,无法找到工作岗位;也可能是劳动者本身不愿意参与劳动。这一现象在老年劳动者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并且影响了一部分低龄就业人口。由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破产、就业压力等因素影响,我国曾推出鼓励退休的政策,相当一部分劳动者40多岁就退出了社会生产劳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局面。

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消费、储蓄模式的改变

人是生产者,同时又是消费者。不同年龄的人群,有不同的消费偏好,有不同的储蓄倾向。进入老年人行列意味着退出生产者行列,变成了一个依靠社会保障或者子女赡养的纯消费者。可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社会消费与储蓄模式的变化,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当人口老龄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使得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增加,储蓄倾向降低。这种转变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后果:

.一是社会消费模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我们知道CPI是由食品、居住、服装、娱乐、教育、烟酒等很多成分组成,并且有各自的权重。具体到我国,食品占34%,娱乐教育占14%,居住占13%,交通通讯占10%,医疗保健占10%,衣着占9%。对于不同的经济体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权重都会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但是笔者认为,CPI是社会平均消费价格指数,不足以反映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实际的消费偏好和生存压力。比如城市老年人普遍拥有住房而且位置处于城市中心或黄金地段,居住和交通消费对他们来说占比较小;而年轻人则需要新购置住房或者租住房屋,普遍位置远离城市中心,居住和交通消费的压力较大。年轻人身体条件好,用于医疗保健的消费远小于老年人,特别是有的老年人身体机能几乎已经衰竭,仍然依靠先进的医疗技术维系生命。可以看到,在老龄化社会,用于老年人的公共支出将会大幅增加,医药卫生、养老服务等方面的支出比例增加,教育等方面的支出比例减少。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面向老年人做了一个关于医疗保障的调查,结果显示56.7%的城市老年人和49.8%的农村老人表示对医疗保障十分担忧。

.二是个人和家庭财富大幅减少。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退休老年人收入减少,储蓄能力降低,消费意愿被抑制。特别是在我国,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这种现象更加突出。按照经济学理论观点,储蓄等于投资,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经济,个人消费与储蓄倾向及模式的变化,会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改变了社会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

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和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差异巨大。老年人因其特殊的经济条件、生理状况、心理因素和行为特征,产生了其独特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并且在老年人群体中,高龄老人和低龄老人的消费需求又有着巨大差异。上面分析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老龄化人口的绝对数量是迅速增长的。高龄老人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低龄老人,老龄人口消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据南开大学的李建民教授预测,2010年我国老年人的消费总需求约为10000亿元,2050年左右,我国老龄市场的消费需求将达到50000亿元。可以看到,我国老年人的社会需求如此巨大,社会生产结构、生产方式都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从国家层面已经多次提出发展老龄产业,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但是还有很多因素制约了老龄产业的发展以及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制约因素:一是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覆盖面和覆盖程度不高;二是老年人收入水平偏低、增长速度较慢,以及现期消费的特点共同抑制了消费欲望;三是推动老年事业发展的制度建设滞后。

(2)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养老模式的影响

养老问题是任何一个社会必须面对的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包含两个重要的层面,一个是物质保障,一个是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在物质的保障上,我国在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市老人主要以社会养老为主,由养老保险(退休金)保障基本生活;农村老人则以家庭养老为主,通过劳作或者子女供养来保障生活。在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方面,无论城乡主要是由家庭承担。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就是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与子女共同生活,由子女照料赡养老人,是我国的传统,整个社会的认同程度较高。根据多个城市的多次调查结果,有95%的老人倾向于在家养老,超过94%的老年人对子女赡养和生活照料情况表示满意。但是,在中国社会老龄化的背景下,家庭养老模式正在面临严峻挑战。

(3)老龄化社会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和法制体系

老龄化是一个特殊的人类发展历史阶段,也是几乎所有国家必经的发展阶段。在老龄化发展的进程当中,首先要解决的是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问题,这对我们的社会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社会保障工作,从党的十五大开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等一批社会保障制度相继建立起来。在农村又建立了新农合制度,解决了农民基本医疗需求,但是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还十分欠缺,主要是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覆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建立一个公平与效率相兼顾,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形式多层次,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服务管理社会化的养老、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是人口老龄化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4)老龄化社会里老年人的社会管理发生重大变化

老龄化社会中,不同年龄群体的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老人群体和其他年龄群体之间,老人群体内部的关系都需要不断调整和协调。

先说内部关系,我国在历史管理方式的沿革及现行的离退休政策的共同作用下,老年人的社会管理分成了三个大的群体。一是农村老人群体。这部分老人几乎没有社会保障,主要依靠家庭赡养来养老,个人没有收入,文化需求、教育需求还没有被唤起。二是城镇退休职工。这部分老人有较好的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覆盖,但是保障层次较低,覆盖的不是很全面,个人收入不高,精神文化和教育的需求已经得到激发,但是消费的普遍程度不高。三是离退休干部。离休干部享受的医疗保障、生活保障比较全面,基本上医疗费用实报实销,但是年龄普遍超过80岁,高龄、高发病率抑制了他们的其他需求。退休干部由财政担负退休金,而不是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普遍为90%,个别地方或者个别人能达到100%。我国的现状是,这三大群体之间都有不同的诉求和不满。可以说,农民羡慕城镇职工,城镇职工希望向离退休干部看齐,离退休干部又看到一些行业的退休职工更高的退休金收入。

再说老年人(60岁以上)、中青年人(18-60岁)和少年(18岁以下)群体之间的关系。在这里人口年龄的划分不是依据人口学的划分,是出于国内劳动人口的现状来考量。老年人是人口还债,少年是人口投资,中青年人是社会劳动的主力群体,一个社会的发展模式主要是由中青年人创造社会财富,这部分财富分成三块,一块用于满足中青年人的自身需要,一块用于繁衍后代即人口投资,一块用于赡养老人即人口还债。可以看到,一个健康的年龄结构以及合理的财富分配结构是社会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石。我们急需找到一种管理结构,既能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又不给中青年更大的债务压力,使他们能有更多的财富去进行人口投资,只有这样的管理结构才是合理健康的。


上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