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固体的能带理论 02》
(提示:如果视频分为多个小段,请下载后用视频合并软件合并。)本课程为国立交通大学李威仪教授主讲的基础物理精品课程教学视频,全套课程共57学时,由外唐网整理免费共享。
“物理基础”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和科学素质教育课。该课程中所阐述的物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许多领域,是高科技发展的源泉和先导。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科学。现代观点认为物理学主要研究:物质和运动;物质世界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物质的基本组成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在“基础物理学“课程中,物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五大模块,依次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学。以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为研究对象-----力学,力学模块含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刚体力学、流体力学、机械振动、机械波;以物质微粒群体的热现象为研究对象----热学,热学模块含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以电性物质的电磁现象为研究对象-----电磁学,电磁学模块含真空中的静电场、导体与电介质、稳恒电流、磁场、磁介质、电磁感应和电磁场理论;以光波的传输规律为研究对象------光学,波动光学含几何光学、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以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和高速运动物体为研究对象------近代物理学,近代物理学又包括狭义相对论基础和量子物理基础。以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称量子力学,以高速运动的物体为研究对象为相对论力学。
物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密切结合的学科,它的认知法则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对于一个现象或一个过程,物理学常根据实验和观察去寻找或定义物理量,再通过实验和观察去确定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学习物理学必须正确理解物理学理论和概念,掌握现象和过程的物理图象,弄清定理和定律的条件、适用范围和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