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
太平洋证券:减隔震行业专题七:碳中和专篇:建筑业减碳利器—减隔震技术.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
“减隔震技术”是建筑业“降碳”利器,渗透率10%假设下每年可降碳1047万吨以上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家,加速减排目标推进势在必行。减隔震作为一种新技术自“汶川地震”后快速发展,按照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减隔震技术”由于可以吸收地震能量,建筑物上部结构可实现降度设计(地震烈度是结构设计的最重要依据之一),可以显著降低钢材、水泥的用量,从我们列举的实际案例来看,8度区可减少钢材使用量30%左右;9度区可减少钢材使用量40%左右。我们估算,减隔震渗透率每提高10%,就能够为我国降碳1047万吨以上,助力我国建材行业每年减排近1%,相当于每年种植1.6亿棵树。“减隔震产品”或像“光伏”、“高性能混凝土”等绿色建材一样,成为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选项2020年7月,住建部等七部委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各地对绿色建筑均有几十元/㎡奖励,例如上海给予二星50元/㎡,三星100元/㎡,我国建筑业碳排放比重高,占全国总排放的40%左右,从年均碳排放的角度来看,60
加载中...
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