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
太平洋证券:建筑行业周观点:《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2月1日实施,助推减隔震快速发展.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
行业观点1.建筑抗震设防要求逐渐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要求提高,建筑抗震正由“地震安全性”向“地震安全韧性”转变,北京等城市正在创建韧性城市,减隔震技术即最佳载体GB/T38591—2020《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即将施行,再次印证减隔震行业已进入“提质”阶段。该标准将于2021年2月1日开始执行,其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由“安全性”提高至“韧性”层面,其中“建筑抗震安全功能”代表房屋建筑在给定水准地震作用下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性能,而“建筑抗震韧性”则代表房屋建筑在给定水准下能够维持与快速恢复建筑功能的能力。该变革代表我国对建筑抗震方面要求的突破性提升,从单纯的人员生命安全保障提升至兼顾经济财产安全和建筑功能保障。北京自去年已正式宣布“北京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也代表了我国不断加强防震减灾基础能力建设的决心。减隔震建筑在建筑抗震韧性评价中表现优异,更符合“提质”阶段的建筑要求。根据清华大学潘鹏教授研究,采用了减隔震技术的建筑,特别是隔震建筑,在建筑抗震韧性方面表现更优。影响建筑抗震韧性评级的主要因素包括“建筑修复费用”“建筑修复时间”“人员损失指标”等,由于采用减隔震技术的建筑抗震性能
加载中...
本文档仅能预览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