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列表:
天风证券:硅碳负极深度:量产在即,助电芯突破能量密度桎梏.pdf |
下载文档 |
资源简介
>
一、为什么在当前节点关注硅碳负极?
1、从产业背景层面:电芯研发24年降本增效并重:2023年产业链的重心在降本,24年更多的重心从“降本”逐步转移至“增效”上,以宁德时代的凝聚态电芯为代表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芯标配硅碳负极,高性能电芯持续推进夯实其全球电芯龙头地位;
2、从应用必要性层面:硅碳负极本身是解决能量密度桎梏的突破口:现有石墨材料比热容可达365mAh/g,接近上限372mAh/g,硅材料理论比热容为4000mAh/g以上,单体电池能量密度可达843Wh/kg;
3、从产业链进程层面:硅碳负极厂家突破多项瓶颈:23-24年以天目先导为代表的头部硅碳负极厂解决膨胀率等瓶颈问题,产业化渐进。
二、技术路线选择?
硅氧成熟但上限低,气相沉积法硅碳负极是电池厂中长期的选择方向:当前阶段硅基负极产品中,以硅氧为主,硅氧负极的局限在于首效和能量密度(克容量的上限相对较低)。宁德从中长期提升能量密度的角度,鼓励材料厂商发展硅碳负极,尤其是气相沉积法。基于其一致性更好,CVD法生成的复合材料膨胀率更低,对应循环性能得到显著提升。从材料厂的选择验证,二级头部企业璞泰来、贝特瑞、胜华新材,以及
加载中...
本文档仅能预览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