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认为以碳中和为终极目标的能源革命是平衡经济发展和人类在地球能够长期生存下去的重要发展方向。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根据BCG和彭博数据,包括互联网,半导体,软硬件,电信运营商在内的科技行业,2015年耗电量占全球11%,总市值在美股市场超过30%,既是碳减排... [详细...]文件大小: | 43 页 PDF 2022-08-04
-
科技碳中和论坛:关注碳中和机遇下的科技公司投资主线 我们于 11 月 17 日在上海举办“中国科技企业的碳中和之路”主题论坛,邀 请到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以及工业富联、联想、中控技术、用友、安世半 导体等相关企业领导探讨双碳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发展机会。我们认识到,1) “零碳制造”能力将成为电子制造企... [详细...]文件大小: | 9 页 PDF 2022-07-11
-
区块链技术是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的有效工具。它可以帮助提高碳排放数据的透明度、可追溯性和可靠性,从而促进碳排放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 [详细...]文件大小: | 32 页 PDF 2024-03-27 -
2020年9月,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前者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至高峰;后者指二氧 化碳净零排放,即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 “净零排放”。碳达峰、碳中... [详细...]文件大小: | 106 页 PDF 2022-06-29
-
2021年9月,在能源基金会支持下,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发布《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以下简称《协同路径》)。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参与共同编写了该报告。 《协同路径》跟踪、梳理、总结与分析我国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 [详细...]文件大小: | 90 页 PDF 2021-10-21
-
2022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报告 李晓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 [详细...]文件大小: | 21 页 PDF 2022-08-29
-
2020 年 9 月,中国、欧洲各国密集推出国家层面碳中和战略目标。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 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在碳中和背景下,光伏、 风电、新能源车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将给未来铜需... [详细...]文件大小: | 17 页 PDF 2022-07-08
-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活动便前所未有地撼动了地球的自然平衡。碳循环体系首当其冲,碳源和碳汇的平衡不再,引发了世界对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后果的思考。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挑战,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在 2030 年前碳达峰(排放达到峰值)、2060 年碳中和(净零排放)的目标。欧盟决定 2030 年前加大... [详细...]文件大小: | 61 页 PDF 2021-04-26
-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社会的响应和行动,目前国内已发布碳中和相关意见和行动方案,涉及多个重点领域。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如何实现对 “双碳” 目标的助力,履行相应社会责任,是每个金融机构需要思考的重要议题。为响应 “30·60 目标”、多方协力共促绿色金融发展,由浦发银行领衔,联合商道纵横、复... [详细...]文件大小: | 43 页 PDF 2022-07-01
-
相比于 2023 年报告,本报告将各个国家的目标类型做进一步细化,在“碳 中和”、“净零排放”和“气候中性”三种类型的基础上增加以下类型(本报告下 述内容在讨论“碳中和目标”时,指的是前述三种类型,而以下类型不包含在“碳 中和目标”的范围之内):“负碳排放”,是指国家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技术去除的... [详细...]
文件大小: | 195 页 PDF 2024-10-18 -
我们在碳中和改变中国系列三中详细梳理了碳税、碳排放权交易和碳信用三种 主流的碳定价机制,并对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做了简单回顾。碳税与碳排放 权交易更加偏向对高碳排放企业的约束,而碳信用机制则侧重对减排项目的鼓 励。... [详细...]文件大小: | 32 页 PDF 2022-08-31
-
今天,西门子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上正式发布了《西门子中国碳中和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结合全球和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现状与趋势,针对重点产业梳理清晰的产业减碳路径。白皮书逐一剖析工业、交通、建筑和能源等领域的减碳挑战与机遇,并提供西门子在这些领域的咨询服务、解决方案、创新科技及... [详细...]文件大小: | 22 页 PDF 202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