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减排步伐对将全球共同努力按照《巴黎协定》限制全球变暖的 目标至关重要。中国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ETS,即碳市场)于 2021 年 7 月 启动交易,是实现中国承诺的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气候目标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加强中国碳... [详细...]
文件大小: | 60 页 PDF 2024-05-27 -
自 2021 年 1 月,麦肯锡连续发布“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系列文章,畅想 2050 年由电动汽车、 氢气炼钢、风电光伏、绿色储能等新能源元素主导的碳中和世界。就重点产业脱碳(包括钢铁、煤 化工、水泥、油气产业等)、电力行业脱碳及新型脱碳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氢能等)展开深 度论述。本文仅供学习... [详细...]文件大小: | 59 页 PDF 2022-07-11
-
本期“碳中和”前沿观点摘要(下称观点摘要)摘录了 2021 年 12 月“碳 中和”相关政策、观点及近期学术研究成果供学习参考。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报 告、学术论文、政府发言及专家学者评论等进行摘录整理,观点摘要发现近期 焦点集中于能源电力系统方面,同时对绿色金融的关注热度不减,对于清洁能 源、气候变化... [详细...]文件大小: | 29 页 PDF 2022-06-16
-
本研究对双碳目标下抵销机制实施中可能存在的双重计算风险进行了识别,详细分析了双重计算可能发生的不同场景及机理,针对识别出的各种双重计算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建议,以确保在通过抵销机制降低减排成本、促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同时,避免抵销机制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双重计算等负面影响,为制定科学有效的... [详细...]文件大小: | 76 页 PDF 2023-05-23
-
这份PPT是贺克斌院士在“2023年全球环境科学高峰论坛”发表的演讲,共58页。内容非常专业,极具前瞻性,强烈推荐朋友们下载后慢慢学习。 贺院士指出要实现碳中和,可分为五种实施路径:资源增效减碳、能源结构降碳、地质空间存碳、生态系统固碳和市场机制融碳。院士还指出,尽快建立起新型电力系统是最难啃的骨头... [详细...]文件大小: | 58 页 PDF 2023-06-09
-
12月23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若干措施。... [详细...]文件大小: | 10 页 DOC 2022-12-26
-
本期“碳中和”前沿观点摘要(下称观点摘要)摘录了 2021 年 11 月“碳 中和”相关政策、观点及近期学术研究成果供学习参考。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报 告、学术论文、政府发言及专家学者评论等进行摘录整理,观点摘要发现近期 焦点集中于绿色金融市场方面,同时对电力系统和清洁能源的关注热度不减, 对于低碳技术... [详细...]文件大小: | 28 页 PDF 2022-06-16
-
报告提到,香港承諾於2035年前把其碳排放量減半及於2050年實現碳中和。在衆多融資工具當中,自願碳市場 (Voluntary Carbon Markets, VCMs) 已成為為低碳經濟轉型籌集資金的關鍵工具之一。香港作為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和區域綠色金融樞紐,應肩負起在區域和全球碳市場中發揮關鍵作... [详细...]文件大小: | 43 页 PDF 2023-03-09
-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大需求和挑战. 本文以实现碳中和为目标, 基于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 现有能源生产结构、电力装机、不同行业能源及电力消费等特点, 进而讨论实现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结构和我国 未来电力系统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及瓶颈. 主要结论包括: 实现碳中和目标, 风光可再生装机将是现有火电... [详细...]文件大小: | 11 页 PDF 2022-07-09
-
本报告以“减污降碳 协同增效”为主题,通过对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与实践、结构转型与治理技术、大气成分源汇及减排路径、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五个方面共20项指标的分析,追踪我国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的最新进展,全面展示相关工作取得的成绩,描述空气质量与气候变化的现状及其影响,提出需要补强的薄弱... [详细...]文件大小: | 102 页 PDF 2023-01-03
-
本期“碳中和”前沿观点摘要(下称观点摘要)摘录了 2022 年 2 月“碳 中和”相关政策、观点及近期学术研究成果供学习参考。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报 告、学术论文、政府发言及专家学者评论等进行摘录整理,观点摘要发现近期 焦点集中于绿色金融、行业转型、能源电力、双碳目标和气候变化等方面。此 外,我们还着重... [详细...]文件大小: | 26 页 PDF 2022-06-16
-
本期“碳中和”前沿观点摘要(下称观点摘要)摘录了 2022 年 3 月“碳 中和”相关政策、观点及近期学术研究成果供学习参考。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报 告、学术论文、政府发言及专家学者评论等进行摘录整理,观点摘要发现近期 焦点集中于低碳技术、绿色金融、能源转型、绿色消费和双碳目标等方面。此 外,我们还着重... [详细...]文件大小: | 22 页 PDF 2022-06-16
-
报告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授信管理部课题组完成。报告发现,与国际最佳实践相比,我国的许多银行在气候风险分析、环境信息披露和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仍有差距。报告建议从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碳排放核算及信息披露、推动碳减排与碳抵消等方式实现自身运营和金融资产的“碳中和”。... [详细...]文件大小: | 90 页 PDF 2022-06-30
-
围绕这些问题,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近期对话了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王乃祥表示, “碳达峰碳中和”会提供经济增长新动能,拉动新的投资,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与经济社会 发展不矛盾。结合碳减排目标,企业可以碳资产管理为切入点,通过绿色信贷等金融手段将 资产价值最大化,同时加强技术研发和能力建设。... [详细...]文件大小: | 143 页 PDF 2022-07-11
-
在园区发展方面,2022 年 3 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碳达峰碳 中和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以产业优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宣传推广、项目示范为抓手, 在“一园一特色,一园一主题”的基础上,形成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和实施路径的要求。各级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央部委号召,上海、广... [详细...]文件大小: | 53 页 PDF 2022-09-03
-
核心结论:①双碳政策提出以来相关配套政策陆续出台,新能源大力推进, 传统能源节能减排效果显著。②未来看点 1:传统制造业可以通过采用新型 环保材料实现产品源头上的减碳,通过循环利用和数字化改造来降低生产过 程的碳排放。③未来看点 2:‚零碳‛技术中氢能是我国发展重点,有望带动 万亿产值,‚负碳... [详细...]
文件大小: | 17 页 PDF 2022-08-30 -
成都高新区碳中和服务业枢纽宏观上采取“争取国家、省市层面支持”“联动多区域协调建设”“加强区域层面引导”“设立专门职能部门“积极推动企业和公众参与”“建立公平转型基金”六个层面策略;微观上采取“优先搭建碳数据”“加速发展气候投融资”“重点支持碳咨询”“积极探索碳法务”“大力推进碳宣教”的五个具体行动... [详细...]文件大小: | 74 页 PDF 20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