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视频信息:不能播放?点击修复
  • 1.1.1-现代控制科学的内涵
  • 1.1.2-控制理论的发展状况
  • 1.1.3-控制理论的发展状况
  • 1.1.4-现代控制理论的知识体系
  • 2.1.1-状态空间描述的基本概念
  • 2.1.2-状态空间描述的基本概念
  • 2.1.3-状态空间描述的动态方程
  • 2.1.4-状态空间描述的动态方程
  • 2.1.5-动态方程的线性化与线性变换
  • 2.1.6-动态方程的线性化与线性变换
  • 3.1.1-具体物理系统动态方程的建立
  • 3.1.2-具体物理系统动态方程的建立
  • 3.2.1-基于传递函数方框图的动态方程
  • 3.2.2-基于传递函数方框图的动态方程
  • 3.3.1-系统动态方程典型形式的建立
  • 3.3.2-系统动态方程典型形式的建立
  • 3.3.3-系统动态方程典型形式的建立
  • 4.1.1-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解I
  • 4.1.2-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解I
  • 4.1.3-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解II
  • 4.1.4-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解II
  • 4.1.5-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解III
  • 4.1.6-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解III
  • 4.2.1-线性离散系统的动态方程及其解
  • 4.2.2-线性离散系统的动态方程及其解
  • 5.1.1-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I
  • 5.1.2-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I
  • 5.1.3-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I
  • 5.1.4-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II
  • 5.1.5-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II
  • 5.1.6-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II
  • 5.2.1-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稳定性判据I
  • 5.2.2-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稳定性判据I
  • 5.2.3-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稳定性判据II
  • 5.2.4-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稳定性判据II
  • 6.1.1-凯莱-哈密尔顿定理
  • 6.1.2-凯莱-哈密尔顿定理
  • 6.2.1-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能控性
  • 6.2.2-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能控性
  • 6.3.1-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能观测性
  • 6.3.2-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能观测性
  • 6.4.1-对偶原理
  • 6.4.2-对偶原理
  • 6.5.1-线性定常系统的规范形结构分解
  • 6.5.2-线性定常系统的规范形结构分解
  • 7.1.1-反馈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 7.1.2-反馈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 7.1.3-反馈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 7.2.1-单输入系统的状态反馈
  • 7.2.2-单输入系统的状态反馈
  • 7.2.3-状态反馈系统的稳态特性
  • 7.2.4-状态反馈系统的稳态特性
  • 7.3.1-全维状态观测器
  • 7.3.2-全维状态观测器
  • 7.3.3-分离定理
  • 8.1.1-最优控制概述
  • 8.1.2-最优控制概述
  • 8.2.1-无约束条件泛函(性能指标)极值
  • 8.2.2-无约束条件泛函(性能指标)极值
  • 8.2.3-无约束条件泛函(性能指标)极值
  • 8.3.1-有约束条件的泛函(性能指标)极值
  • 8.3.2-有约束条件的泛函(性能指标)极值
  • 8.4.1-变分法求解最优控制
  • 8.4.2-变分法求解最优控制
  • 8.4.3-变分法求解最优控制
  • 9.1.1-连续系统的极小值原理
  • 9.1.2-连续系统的极小值原理
  • 9.1.3-离散系统的极小值原理
  • 9.2.1-最优性原理
  • 9.2.2-最优性原理
  • 9.2.3-最优性原理
  • 9.2.4-求解离散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
  • 9.2.5-求解连续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
  • 9.2.6-求解连续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
  • 10.1.1-线性连续系统状态调节问题
  • 10.1.2-线性连续系统状态调节问题
  • 10.1.3-无限时间的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调节器问题
  • 10.2.1-线性连续系统输出调节器问题
  • 10.3.1-线性连续系统输出跟踪器问题
  • 猜你喜欢
  • 视频介绍
  • 分集列表
  • 视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