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要点“碳中和”获得全球范围认可,我国也做出了相应承诺。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频发的背景下,全球多国制定了碳中和时间表。我国2019年碳排放量为9825.80百万吨,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8.76%,排名第一。中国已做出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详细...]文件大小: | 46 页 PDF 2021-06-04
-
中国始终以负责任的大国身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实施积极的应对 气候变化国家战略。近年来,通过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碳市 场建设、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战略规划制定、体 制机制建设、社会意识提升和能力建设等重点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自 2020 年 9 月 2... [详细...]文件大小: | 114 页 PDF 2022-02-14
-
在今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碳中和”与“碳达峰”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报告提出,要制定在2030年前碳达峰方案,大力发展新能源。通信行业虽然与光伏,新能源,电力等“碳中和”核心行业有较大不同,但通信行业中的基站、IDC机房一直是近年来的能耗大户,随着碳达峰目标的提出,对于基站和IDC节能减排的需... [详细...]文件大小: | 15 页 PDF 2021-03-30
-
在全面摸清本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历史、认清排放现状、分析 排放趋势、研判峰值目标的基础上,分解落实主要目标和任务, 强化重大政策和行动,创新体制机制,为确保本地区按要求实现 达峰目标指明方向并提供保障。各省(区、市)要切实提高政治 站位和对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的认识,通过编制《省级二氧化 碳排放达峰行动... [详细...]文件大小: | 128 页 PDF 2022-06-21
-
碳定价的主要形式有三种:碳税、碳排放交易机制、碳信用机制。碳税最为 简单直接,短期效果最好;碳排放交易机制最初是由联合国为应对气候变化、 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而设计的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机制, 《京都议定书》,确立了三种灵活的减排机制:排放权贸易(ET)、联合履 约(JI)和清洁发展机制... [详细...]文件大小: | 38 页 PDF 2022-08-31
-
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在《巴黎协议》的框架下,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根本的举措。2020 年 9 月 22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 [详细...]文件大小: | 38 页 PDF 2023-09-28
-
今天,落基山研究所发布《能效融资支持电子信息制造业供应链加速实现碳中和》报告。报告基于对国内现行能效融资机制的分析,推出首个聚焦电子信息制造业供应链脱碳的能效融资指南,旨在支持中国电子制造企业探索可行的、具有经济效益的融资解决方案,为全球碳减排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详细...]文件大小: | 38 页 PDF 2022-09-28
-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基于当前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空间承载形式,又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志,在提供了大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同时也成为了碳排放的主要源... [详细...]文件大小: | 51 页 PDF 202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