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Mobile:2024年“双十一”洞察报告
各位童鞋搭嘎猴啊,上周“OTT行业研究报告”看的怎么样?有童鞋在后台留言:“又到一年双十一,来来回回找便宜,优惠叠加算不清,最后抢个扫地机!”O(∩_∩)O哈哈~阁下文采斐然、唐宋遗韵,在下佩服佩服、甘拜下风!实话说,今年双十一,全行业都不淡定,大家聚焦到大促本身的不多,倒是“情绪事件不少”,也反映了消费者的诉求变化,值得各大平台认真思考。
2024双十一拉长大促 时间周期,增加销售机会 1.1 各平台双十一均拉长时间线,长线作战 1.2 营销跟随活动节奏,重点曝光节点增加,相对所曝光商品和广告点位的集中度高于去年 1.3 内容平台重点宣讲节点提前的信息,引导消费者积极参与 2.1 品牌营销创意突出2024双十一的典型特征,即强化优惠、折扣,并配合节点 进入十月份后,品牌直播场次呈现周度明显递增的趋势,以大促首周的销售转化为峰值。 3.1 大促提前,明显提升了用户的参与度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4年双十一大促期间,移动购物APP行业单日人均使用时长约为38.6分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3.2 大促拉长了周期,用户也拉长了买买买周期,参与到了各节点 3.3 以双十一周期来看,货架电商的格局在发生变化 3.4 大促节点提前带动用户活跃峰值前移,综合电商营销节点保持对用户的显著刺激作用 3.5 内容电商以直播+货架的方式加深对大促的参与 3.6 从参与时间分布看,用户参与度增加,开启日当天选购周期拉长 4.1 用户理性购买趋势更明显,在挑选期多平台选择,付费日集中在选定平台付费 4.2 影响人群主要为女性人群和年轻人群 4.4 男性较年长人群对2024年双十一大促的参与度提升 4.5 年轻人群跨平台比对行为较为突出
渠道与品牌以高营销投入支持 长周期大促的热度,叠加政府 补贴,以低价为核心共同分享流量转化 1.1 政府补贴首次参与双十一,叠加平台优惠加速消费潜能释放 1.2 AI助力商家降本增效,流量补贴进入新阶段 1.3 用户付费更为便捷 2.1 电商以高投入、广布局来稳流量 2.2 品牌也在大促期间增加了联合投放,向综合电商平台引流 3.1 品牌保持对关键消费节点的高营销投入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4年10月14日-11月3日期间,传统行业约45%的营销费用投放在综合电商平台内。 3.3 并且营销资源进一步向头部渠道集中 3.4 品牌在转化关键节点为渠道引流的意愿增强 3.5 品牌保持以高流量、高粘性媒介为主要联合引流平台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4年10月1日-11月3日,联合渠道广告的行业分布与去年同期相比,家居建材品牌占比从去年同期的3.6%提升至今年的7.1%,增长最为明显。 3.7 同时,品牌从内容端增加投入,配合硬广曝光增进引流效果 美妆护理行业以软硬广高曝光投入引领传统行业营销;家用电器行业相对更加强通过软广投放进行营销。 3.8 分行业看,与线上渠道关系越紧密的行业对大促的参与度越高 3.9 社交种草+渠道内转化是美妆行业大促营销的典型特征 3.10 并且种草投入倾向于靠近销售节点,“快种草、快转化”需求突出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4年10月,上美软广投放中,与生活方式类KOL合作的费用占比接近40%,注重以场景/价值观内容影响消费者;珀莱雅则更注重借助明星效应增强对粉丝群体的触达。 3.12 日化用品大幅调整引流策略,营销资源向转化短链路型媒介倾斜 3.13 在渠道偏好方面,联合投放向核心渠道集中 厨房小家电对渠道的依赖程度较高,营销资源集中投放在电商内。 3.15 在整体消费趋于保守的大环境下,高端品牌竞争压力亦在加大,借大促提振销量的需求增加 3.16 手机通讯行业以新机发布为核心营销期,未跟随大促期的延长而增加营销投入 3.17 在大促期间发布新品是品牌提高新品销量的有效方式 3.18 大促期消费者购物意愿高,在该时段的高曝光营销可以刺激消费者缩短决策链路 3.19 酒类品牌在节日营销之外寻找新的营销机会点
双十一大促带动全民消费需求 释放,电商与品牌分获流量与转化 5、消费节点的增加为消费者消费频次的提高创造了机会
言归正传,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2024年“双十一”洞察报告。QuestMobile数据显示,今年的双十一,表面上看似乎很平静,但实际上各平台打的更加激烈,不仅各家的大促持续天数基本都从往年的20天左右提高到了30天左右(抖音、京东、小红书、淘宝分别为35天、31天、31天、29天),节点设计也从往年的“三波流”增加到了四个以上甚至“爆点不断”,再叠加政府补贴消费券利好、“直播+货架”模式创新,大促用户波及面与参与式深度,同比都出现了不小的增幅。
具体来看,综合电商平台营销节点的增加,让用户分布更加平均,例如,淘宝从10月14日出现第一个日活用户高峰4.6亿,此后在10月21日、10月31日、11月11日,分别实现了4.65亿、4.68亿、4.88亿的日活;拼多多、京东也同样在这几个节点时间出现了用户高峰,并且分别在11月11日当天实现了超过4亿、2亿的日活。
“模式融合创新”是今年的一个新变化。内容电商平台以“直播+货架”的方式更加深度参与到了大促之中,抖音、快手、小红书日活最高峰,均以主播带货制造“低价抢购”的方式呈现;综合电商平台则针锋相对,持续加码直播扶持力度。
政府补贴的出现,也是“双十一”的一个新现象,成为各大平台“预售(或抢先购买)”阶段造势的重要抓手,提前锁定用户流量、进而实现叠加红包、最终满减(或秒杀)转化的开端。
大促周期拉长,营销投入亦随之加强,综合电商行业大促期间日均投放硬广费用也从去年的5911.6万元增加到了7730.8万元,品牌方更是积极参与到了大促中来……
各家具体怎么玩?不妨看报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