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外唐网 > 分析资讯 > 

迈点研究院:2025上半年酒店集团财务分析报告

时间:2025-09-02  来源:www.WaiTang.com  作者:外唐智库  来源:  查看:33  

2025年上半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通货膨胀、贸易关税战等持续存在,影响消费者行为,旅行支出更为谨慎。国内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视为“扩内需”和“提消费”的关键抓手,文旅消费补贴、密集的文旅活动等系统性地拉动国内旅游需求,为酒店业提供了相对稳固的需求侧基本盘。供给端,国际及国内酒店集团加速新店拓展、供给规模持续扩大,但亦存在供给结构矛盾、供需失衡等问题,导致价格竞争白热化、利润空间压缩。因而,上半年,酒店企业面临“复杂多变、冷暖交织”的经营环境,各大酒店集团业绩承压。

一、2025H1国际酒店集团财报表现

1. 2025H1国际酒店集团营收和利润情况:万豪国际集团持续领先,半年度营收超130亿美元

对比分析万豪国际、希尔顿酒店等9家国际酒店集团2025上半年财务数据:除精选国际、朗廷-SS两家外,其余7家集团营收同比均呈增长态势,增幅在2-9%之间;归母净利润方面,除朗廷-SS亏损外,其余均实现盈利,但同比方面则出现分化——雅高小幅下滑、香格里拉(亚洲)同比下滑近四成、凯悦酒店同比下降约98%、朗廷-SS下滑严重(-430%),万豪国际、希尔顿酒店、精选国际酒店平稳增长(增幅在7%左右),洲际酒店、温德姆酒店及度假村盈利同比增幅较高(30%-50%之间)。整体而言,各大集团营收增速相对稳定,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则出现分化。

 1.jpg

2.2025H1国际酒店集团经营与拓展数据表现:各主要经营指标小幅增长,规模拓展相对稳健

2025年上半年,各主要国际酒店集团经营数据呈小幅增长,如万豪国际集团全球系统可比酒店的整体入住率达69.1%,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平均房价185.47美元,同比增长2.4%;RevPAR128.08美元,同比增长2.8%。希尔顿酒店集团上半年的入住率70.7%,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平均房价和RevPAR同比均增长1%。

2.jpg

上半年,各大国际酒店集团持续拓店,以万豪、雅高和洲际三大集团为例,上半年新开业酒店数均超百家,其中万豪国际新增开业酒店超600家,新增客房数约7.72万间,预计2025年全年净房间增长将接近5%。与此同时,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洲际酒店集团新增开业客房3.14万间(207家酒店),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5%。

3.jpg

3.2025H1国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表现:增速放缓,部分指标同比下滑,经营承压

2025上半年,受宏观经济承压、本土酒店崛起与竞争加剧、政策导向(党政机关 "从严从简、过紧日子" )冲击等多元复杂因素影响,国际酒店集团在大中华区主要经营指标表现有所下降、不如预期。

万豪:2025上半年,万豪国际集团大中华区RevPAR为73.19美元,同比下降1%;酒店入住率65.1%,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平均房价ADR为112.36美元,同比下降1.7%。目前,万豪国际集团在中国市场运营622家酒店,旗下30多个品牌分布于中国120多个城市。

希尔顿:据财报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其在亚太地区的整体RevPAR为67.84美元,同比增长0.4%;平均房价ADR为102.52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酒店入住率OCC为66.2%,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洲际:2025上半年,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RevPAR同比下降3.2%,平均房价ADR下降3.6%,入住率增长0.3个百分点。截至上半年,洲际酒店大中华区开业及在建酒店总数超过1400家。

凯悦:2025上半年,凯悦酒店集团大中华区RevPAR为82.93美元,同比提升1.1%;OCC达69.7%,同比上升3.7个百分点;平均房价ADR为119美元,同比下降4.2%。截止6月底,大中华区酒店数量195家,客房总数46834间。

二、2025H1国内酒店集团财报表现

1.2025H1国内酒店集团营收和利润情况:华住集团领跑,营收规模、净利润增长性均十分突出

营收层面,上半年华住集团-S营收118.2亿元,引领国内酒店集团。其次为锦江酒店(65.26亿元)和亚朵(43.74亿元)、首旅酒店(36.61亿元),传统的“酒店三巨头”竞争格局生变。增速维度,整体放缓,11家集团中,同比增长的仅4家,其中亚朵增幅较高,同比超三成,“住宿和零售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的带动作用凸显。华住集团-S、华大酒店上半年营收小幅增长(同比分别为3.46%、5.19%);首旅、金陵、君亭等则出现小幅下滑。

净利润方面,除大酒店、华天酒店、华大酒店3家亏损外,其余8家集团均实现盈利,其中同比增幅最高的为万达酒店发展,同比增长106.92%,相比去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同时,得益于轻资产模式,华住集团-S净利润24.38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7亿元,有大幅提升,同比增长约41%。

综合营收和净利润两个指标,实现“增收又增利”的国内酒店集团仅4家,即华住集团、亚朵集团、华大酒店和万达酒店发展。总体而言,上半年,国内酒店集团经营承压,竞争加剧、行业分化明显。

4.jpg

2.2025H1国内酒店集团负债水平和盈利能力情况:资产负债率均值48.05%,毛利率均值39.28%,净利率均值4.07%

资产负债率是综合评价企业负债水平的指标,上半年11家国内酒店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均值为48.05%,整体财务风险可控。其中,华住集团-S(81.02%)、华天酒店(79.56%)相对较高,快速扩张、“由重转轻”的转型战略等使得华住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上升。而位于香港的美丽华酒店和华大酒店这两家集团的资产负债率较低,依次为6.48%、15.82%,其财务策略偏向稳健。

酒店毛利率即GOP率,是衡量酒店核心经营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上半年11家国内酒店集团的毛利率均值为39.28%,整体盈利能力尚可。毛利率较高的为大酒店(93.93%)、万达酒店发展(68.85%),领先优势显著;华住、锦江、首旅、亚朵这四家酒店集团毛利率处于35%-45%区间,表现亦较为优秀;华天酒店、华大酒店毛利率均不足15%,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一般来说,净利率在5%到20%之间都被认为是比较正常的水平。上半年,11家国内酒店集团净利率均值4.07%,净利率水平相对较低,整体盈利能力待提升。其中,净利率超20%的共3家,即华住(20.79%)、美丽华酒店(25.66%)、万达酒店发展(25.9%),反映出其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经营效率。大酒店、华天酒店、华大酒店这3家净利率为负数,企业经营处于亏损状态。

5.jpg

3.2025H1国内酒店集团市场运营表现:三大核心经营指标承压,规模扩张持续稳健

2025上半年,国内酒店市场处于结构性调整周期,受市场供需失衡、商旅需求下滑、消费者行为变化、市场波动、替代业态分流、价格竞争的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酒店核心经营指标表现不如预期。各大酒店集团面临“出租率难拔高、平均房价难提升、经营成本不减”的集体困境与压力。

锦江酒店:据其半年报显示,2025年1至6月中国大陆境内酒店,全服务酒店和有限服务酒店出租率分别为46.76%、63.16%(2024年同期分别为47%、62.46%);日均房价分别为461.17元/间、231.15元/间(2024年同期分别为511.16元/间、246.30元/间);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分别为215.67元/间、145.99元/间(2024年同期分别为240.25元/间、153.84元/间)。

首旅酒店:上半年,首旅酒店旗下不含轻管理酒店的全部酒店RevPAR(可出租客房收入)为153元,同比下降4.3%,其中,第一季度RevPAR为141元,同比下降4.6%;第二季度RevPAR为165元,同比下降4.1%。

华住集团-S:二季度,华住中国入住率OCC 81%,为2024年同期的98.4%;日均房价ADR 290元,为2024年同期的98.1%;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 235元,为2024年同期的96.2%;三大经营指标相比去年同期均出现小幅下滑。

亚朵集团:未单独公布半年报经营指标,据其2025Q2财报显示,二季度,亚朵集团整体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343元,为2024年同期的95.7%;日均房价(ADR)达433元,为2024年同期的98.2%;入住率(OCC)76.4%,为2024年同期的97.4%。即相比去年同期,三大经营指标同比亦呈下滑。

万达酒店发展:据财报数据显示,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期间,所有酒店出租率为50.4%(2024年同期为51.1%)、平均房价428元/间(2024年同期为478元/间)、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216元/间(2024年同期为244元/间),三大经营指标同比均下降。

君亭酒店:上半年,集团旗下直营店 RevPAR 较去年同期下降10.06%,其中,第一季度直营店 RevPAR 同比下降15.30%,第二季度直营店 RevPAR 同比下降7.03%,环比有所改善。上半年,Q2出租率虽环比Q1回升,但房价继续下行,RevPAR 同比依然下滑。

 6.jpg

酒店规模与品牌拓展方面,上半年,国内各大酒店集团有序推进产品升级、新店开业,有力推动规模与品质的“双提升”,管理加盟和特许经营门店占比总体提高。截止2025年6月30日,锦江、华住、首旅、亚朵、万达酒店发展管理加盟酒店数量占比依次为95.33%、94.96%、92.02%、98.68%、98.2%。

锦江酒店:2025年1至6月份,新增开业酒店 673 家,开业退出酒店 293 家,净增开业酒店380家。截至 2025年6月30日,已经开业的酒店合计达到13796家,已经开业的酒店客房总数达到1332853间,规模优势保持领先。

华住集团-S:截至二季度末,华住集团在营酒店总数达12137家,同比增长18%;在营客房总数1184915间,同比增长18.3%。报告期内,集团新开业酒店597家,待开业酒店2947家,期末运营中及待开业酒店合计覆盖城市达1522个。品牌层面,桔子酒店开业突破1000家,8年增长12倍。

首旅酒店:截至 2025年6月30日,公司酒店数量为7268 家(含境外 2 家)。2025 年上半年,公司新开店 664 家,同比增长17.1%,其中标准管理酒店开店数量为378 家,同比增长39.5%,标准管理酒店净开店175家,同比增长45.8%。品牌层面,如家酒店4.0焕新升级,深受市场喜爱,报告期内,如家酒店4.0新开店79家,持续推动存量的经济型产品升级。

亚朵集团:截至二季度末,亚朵在营酒店数1824家,同比增长29.2%;在营客房数204784间,同比增长26.7%。Q2新开业酒店118家,管道内待开业酒店816家。品牌层面,亚朵3系、亚朵4系协同并行,加速拓展中高端酒店市场;萨和酒店逐步成为高端市场体验标杆。

7.jpg

三、趋势展望:“谨慎乐观,稳中求进”为主基调,寻求细分市场与结构性机遇

国际酒店集团:基于2025上半年的稳健增长表现,并结合市场研判,雅高、洲际、凯悦等国际酒店集团对下半年及全年经营持乐观与积极态度。例如雅高集团重申全年RevPAR增长3%-4%、经常性EBITDA增长9%-10%(按固定汇率计算)的指引目标;洲际集团对大中华区的长期结构性增长动力充满信心,高层预计中国区RevPAR在2025年下半年有望实现低个位数的增长;凯悦酒店集团预测,2025下半年EBITDA增长6%,可比全系统RevPAR增长1.6%。

国内酒店集团:下半年,暑期文旅市场繁荣、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或创旅游新纪录,但受极端天气和宏观不确定因素、同质化供给竞争加剧等影响,各大酒店集团经营依然承压,如据华住集团、首旅酒店业绩会说明,“预测第三季度RevPAR仍略有下滑”、“七、八两月综合表现较去年有所减弱”等。但也应该看到入境酒旅市场、出海战略市场、下沉市场、存量改造市场、“住宿+”与“旅居”模式、数字化转型变革、跨界合作等细分市场与结构性新机遇。因而,各酒店集团应锚定长期发展韧性,不断修炼内功,在变革中寻找新机、在不确定性中寻找自身确定性之路。




上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