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清空全部浏览记录
QQ登录
微信登录
QQ注册
微信注册
已有6,718,781人加入外唐网
微信扫码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 《外唐网网络服务使用协议》
手机号注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 《网络服务使用协议》
设置密码
在 Go 开源之后的 7 年里,它已被全球采用。可以看到全球一批顶尖企业,如 Adobe、IBM、Intel 等都开始使用 Go 开发自己的服务,甚至完全转向 Go 开发。而令人惊讶的是,随着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和成熟,Go 有了更大的展示舞台,它的易部署等特性也正推动其向现代架构走来。
2014 年,FreeWheel 开始使用 Go 语言。最初是用于重写某一视频信息上传程序以提升其性能,后来因其接近 C 语言的执行效率,具备较低的学习曲线,能...
在这本 FreeWheel 与 InfoQ 联合推出的年终特刊中,我们试图以7篇站在技术前沿视角倾力奉献的文章,来记录当下的一些最佳技术实践,抛砖引玉,与更多企业一起探讨究竟该如何实现技术创新或转型。
美国拳头公司(Riot Games)成立于 2006 年,2009 年发行《英雄联盟》游戏,2015 年被腾讯全资收购,成为腾讯旗下的子公司。
几年来,《英雄联盟》获奖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玩家促成了数千万人同时在线游戏的盛况。拳头公司把玩家的游戏体验放在第一位,他们的开发团队和基础设施团队为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来自拳头公司基础设施团队的工程师们分享了他们运维在线服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他们从手动部署到自动运维的演变过程。
AWS迷你书主要内容:Werner Vogels脑中的未来世界@AWS re:Invent 2017;为什么你应该关注Amazon SageMake;AWS正式把KVM投入使用 你需要知道些什么?深入Serverless—让Lambda 和 API Gateway支持二进制数据;AWS Organizations提供基于策略的集中化帐户管理能力;Netflix打造容器管理基础架构:Titus
2015 年 11 月 9 日谷歌开源了人工智能系统 TensorFlow,同时成为 2015 年最受关注的开源项目之一。到目前为止 TensorFlow 的 GitHub Star 排名为 72000+, Fork 排名已达 35000+,有 23000+ commits。并随着 TensorFlow 新版本的不断发布以及新特性的不断增加,TensorFlow 使用更加灵活,运行速度更快,使用方式更产品化,已成为目前主流的深度学习平台之一。目前除了谷歌在自己的产品线上使用 TensorF...
自从 Martin Fowler 对微服务作出定义之后,微服务便火遍大江南北,网上出现很多文章来描述它的好处,也有很多文章来说明它的弊端。这便让很多小伙伴无所适从,微服务究竟是什么,要不要使用微服务架构,怎么实施微服务架构?我一直认为,微服务架构只是新瓶装老酒,这老酒就是模块化。如果在做系统设计时,已经把模块化做得很好,转型微服务只是顺理成章的事。如果模块化都做不好,转型微服务只会带来灾难。
2014 年底,我们团队意识到 Docker 技术可以帮我们大...
这可能是一本最值得推荐的 Kubernetes 电子书。2017 年 6 月 2 日,在湾区圣何塞召开了一次不太起眼的闭门会议,与会人数并不多,主题叫“Kubernetes Leadership Summit”。不过,这次聚会随后公开的数据,却很快成为了技术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根据 Linux 基金会的统计和评分,Kubernetes 在过去的一年里同 Linux、Homebrew 等明星项目一起,跻身为这个星球上最受欢迎的开源项目之一,同领域排名接近的还有前 Docker 项目。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于极客邦科技来说更是硕果累累的丰收季。九月中旬,2017 CNUTCon 全球运维技术大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成功落下帷幕,并为未能到场但对运维技术怀有渴求之心的同学奉上了两场免费的线上直播。在即将到来的金秋十月,技术大咖云集的 2017 QCon 大会将在上海宝华万豪酒店拉开帷幕。届时,百余位国内外技术专家将济济一堂,为到场的与会者献上数场技术的饕餮盛宴。在 QCon 开幕之前,由 InfoQ 推出的第二本精品图书《硅谷革命:成就苹果公司的疯狂往事》将从 9 月 20 ...
以前做多了技术访谈,觉得访谈似乎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一方提出问题,另一方返回答案。按照新闻编写的 5 个 W 和 1 个 H 的基本元素,其实过去每次访谈的思路都差不多:“你做了什么?”“什么时候做的?”“为什么做这个?为什么不做那个?”“怎么做的?有什么难点?”“接下来还计划做什么?”如此这般,从一个访谈到另一个访谈,无非是专业领域不同而已。
长期下来,变成了近乎重复性的套路。这样出来的内容,对读者有价值:我们作为信息的罗宾汉,将一些已经做过某件事的人们...
明媚的春光下,在 QCon 北京 2017 的会场,这期《中国顶尖技术团队访谈录》又与您相遇了。2007 年 3 月 28 日,InfoQ 中文站正式上线运营。时至今日,InfoQ 中文站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间,我们一直致力于促进软件开发领域知识与创新的传播,推出了很多内容产品,和读者一起成长。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整个技术生态和人才圈都比以前更加活跃,技术人的价值更加凸显。技术团队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然而,技术和工具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软件系统又是如此复杂,要使团队随时掌...
愿所有人都能从这本实战手册里面掌握一些好玩且有效的工具,提升团队的管理,让每个人都能对工作乐在其中。
许多年后,如果我们回过头来评点,也许 2016 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2016 年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放异彩,年初 AlphaGo 4:1 战胜李世石,年底 60 连胜横扫网络围棋,沉寂了数十年的人工智能再次走上前台,颠覆了人们的既有观念。同时,随着 Google DayDream、微软 HoloLens 等产品的发布,以及阿里 Buy+、PokemonGo 等应用的出现,VR/AR 技术离我们越来越近,虽然目前体验仍有改进空间,但没人可以否认那是最接近我们幻想中未来交互的样子。这些...
最初的数据挖掘技术雏形出现在 20 世纪 60 至 70 年代,那时候全球互联网泡沫才刚刚开始膨胀。随着各行各业数据量的激增以及产品生命周期变化的愈发复杂,数字已变成一种珍贵性资产。
从知识发现、商业智能、预测建模到预测分析,数据挖掘相关技术名称的不断变更,不仅体现了其内涵与定义上的延伸,还意味着它在业务流程和商业决策上产生的越来越重要影响。业务驱动的需求扩展促使数据挖掘从简单的数据检索和统计成长为更复杂的分析预测工具。如今,数据挖掘和分析型 CRM 已...
经济学家许小年先生在最近的一次经济论坛上发表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演讲, 他认为“互联网思维、共享经济和弯道超车是误导性概念”。确实,突破传统套路的、创新的、最重要是商业上合理而完全符合逻辑的思维,一直存在于商业世界,所谓“互联网思维”这种概念,也许只是传统保守人士看到互联网上一些科技公司的创新而“少见多怪”的炒作出来。同理,“互联网金融”恐怕也不是一个非常靠谱的概念,说的好像是个颠覆传统金融的新金融物种似的。互联网金融是新兴科技公司进军金融的一面大旗,它们提出来也许合理;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
2015 年 12 月,InfoQ 的编辑魏星邀请作者撰写一篇关于中国公有云服务发展状况的文章。因为作者个人对公有云这个领域一直抱有很大的兴趣,便贸然答应了下来。在这篇文章的准备过程中,作者系统地阅读了国内较为知名的几份云计算白皮书。作者发现这些报告大都高瞻远瞩提纲挈领,缺乏对具体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的描述,未能让读者一窥国内公有云服务发展之真实面貌。在 InfoQ 的协调下,作者与国内多家公有云服务提供商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电话访谈,围绕团队建设、产品研发、服务运营这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除此...
金秋十月,在 QCon 上海 2016 的会场,新一期的《中国顶尖技术团队访谈录》又与您相遇了。首先感谢您来到 QCon 现场。借此机会,先聊聊 QCon。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很多新兴的技术,最新积累的技术实践,正好可以拿出来做个分享。
InfoQ 一直致力于“促进软件开发领域知识与创新的传播”,而 QCon 就是我们的举措之一。每次 QCon,我们都要挖空心思,邀请业界技术背景深厚的专家担任联席主席、出品人,一同来挖掘、筛选最有价值的话题,邀请最有实践经...
SDN(软件定义网络)发源于美国 IT 技术创业者的摇篮斯坦福大学,之后学术界与产业界积极跟进,涌现了众多优秀的创业公司并引发了大笔的融资并购事件。SDN 让大家的关注视角从硬件转向软件,更多转向应用服务的创新。同时亦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网络自动化运维、流量工程等方向发挥重要价值。从 OpenFlow 到 P4、从 SDN 1.0 到 SDN 2.0,SDN 的思想和切入点在逐步进行改进和升级,这也预示着产业链秉承创新与落地并举,让行业发展更接地气!
或...
本期杂志文章的主题都略带深沉,但是这也是符合技术人个性的,在深沉中为了自己的技术人生的呐喊,呼唤那个最精彩的自己。浪迹技术圈这几年来,我一直认为技术是有性格的。或易或简,或张扬或稳重。隐藏着创立者的意气风发,也关乎那些忠实拥护者们的孜孜以求。架构师,则是这种性格的代表。他们有太多的曾经,有曾经敢言破除一切推倒重来的豪气,也有曾经搔首而求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韧劲。回首架构师的成长路,足迹深浅,沉积的是阅历,是深深的智慧。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 ArchSummi...
创新,是未来的唯一动力,而创新的基石就是自由,不限制任何的想法,而这恰是开源的初衷。在这里,我们为大家呈现本期迷你书,在揭示些许开源软件规律的之外,更希望看到有更多人和企业参与到开源软件中来。